《西游记》原著中,孙悟空第一次给唐僧画圈子,不是86版《西游记》所演义的白骨精一回故事,而是青牛精一回故事。
《西游记》原著第五十回“情乱性从因爱欲 神昏心动遇魔头”,话说唐僧又饥又寒,远望见山凹中有楼台高耸,意欲前去化些斋饭,孙悟空却告诫唐僧那是妖怪邪魔点化的庄宅。
孙悟空远去化斋之前,反复叮嘱唐僧莫去,依然不放心,却又回来道:“师父,我知你没甚坐性,我与你个安身法儿。”即取金箍棒,幌了一幌,将那平地下周围画了一道圈子,请唐僧坐在中间,着八戒沙僧侍立左右,把马与行李都放在近身。又对唐僧合掌道:“但若出了圈儿,定遭毒手。千万千万!至嘱至嘱!”
结果,孙悟空刚走不久,八戒就怂恿唐僧道:“此间又不藏风,又不避冷,若依老猪,只该顺着路,往西且行。”果然,唐僧出了圈子,到了那楼阁之所,八戒进去,见无人,拿走三件纳锦背心儿。猪八戒与沙僧两个,不听唐僧劝阻,将背心套上,结果被捆了,惊动了青牛精。
青牛精拷问唐僧师徒,为何白日里偷盗衣服?唐僧滴泪,只说猪八戒与沙僧两个徒弟爱小,自称自己决不敢坏心偷盗。
孙悟空找上门来,青牛精道:“你师父偷盗我的衣服,实是我拿住了,如今待要蒸吃。你是个甚么好汉,就敢上我的门来取讨!”孙悟空道:“我师父乃忠良正直之僧,岂有偷你甚么妖物之理?”
《西游记》原著中,拿出衣服的是猪八戒,穿上纳锦背心儿的是猪八戒与沙僧,好像真没唐僧什么事。唐僧自称不敢坏心,孙悟空也说唐僧不可能偷东西,但是,青牛精却坚持说唐僧偷了他的衣服。
青牛精一口咬定唐僧偷了衣服,道:“我在山路边点化一座仙庄,你师父潜入里面,心爱情欲,将我三领纳锦绵装背心儿偷穿在身,只有赃证,故此我才拿他。”
《西游记》原著中,悟空大闹金山兜洞,到处搬救兵,最终还是无济于事,只好去找如来,如来却只敢暗示主人公,对孙悟空道:“那怪物我虽知之,但不可与你说。你这猴儿口敞,一传道是我说他,他就不与你斗,定要嚷上灵山,反遗祸于我也。”最终,如来送了青牛精十八粒“金丹砂”,才让孙悟空去找太上老君。
青牛精为什么一口咬定唐僧偷了衣服?如来为什么害怕青牛精嚷上灵山?因为青牛精说的是实情,偷衣服的确实是圣僧唐僧——如来与观音选定的取经人,佛教的门面担当!如来理亏呀!
姜子认为,孙悟空代表唐僧的天性本心,猪八戒代表唐僧的欲望,孙悟空化斋前在地上画圈,不许唐僧走出圈外,这是心给人定的界限,但人的身体(唐僧)总是会被欲望(猪八戒)牵着走!
唐僧一眼就看见了远处山凹中的楼台,在孙悟空反复叮嘱甚至警告下,依然跟随猪八戒来到了那楼阁之所,这便是唐僧的欲望,是唐僧禁不住饥寒考验的弱点。
唐僧离开了天性本心所画的界限,便是产生了欲望之魔,所以,马上就遇到了妖魔。所以,《西游记》原著中,青牛精对曾降九十六洞妖魔的哪吒道:“你想是孙悟空请来的。我就是那圣僧的魔头哩!”没错,青牛精就是唐僧的魔头,就是唐僧的欲望之魔。
《西游记》原著中,孙悟空坚称唐僧不可能是贼,然而,作为唐僧之心的孙悟空,就是《西游记》里最大的贼。青牛精与孙悟空打斗,听完孙悟空的自我介绍,青牛精道:“你原来是个偷天的大贼!”
孙悟空在青牛精洞府放火后,青牛精方然省悟道:“没有别人,断乎是孙悟空那贼!怪道我临睡时不得安稳!想是那贼猴变化进来,在我这肐膊叮了两口。一定是要偷我的宝贝,见我抹勒得紧,不能下手,故此盗了兵器,纵着火龙,放此狠毒之心,意欲烧杀我也。贼猴啊!你枉使机关,不知我的本事!我但带了这件宝贝,就是入大海而不能溺,赴火池而不能焚哩!这番若拿住那贼,只把刮了点垛,方趁我心!”数一数青牛精的一句话里头出现了多少个贼字?
《西游记》原著中,这一回故事,确实是唐僧产生了心爱情欲,偷了衣服,所以,如来理亏呀!青牛精嚷上灵山,佛教的脸面何存?只好乖乖留下买路钱!息事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