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第一次使用VAR技术,赢得了不少好评。然而,视频助理裁判的出现也没有解决所有的问题,在塞尔维亚对瑞士一战里,主裁判布吕希的判罚就引发了争议,米特洛维奇被对手在禁区内撞倒,布吕希却判罚了塞尔维亚中锋犯规,也没有要求VAR介入判罚,这么做的后果是改变了本组积分榜的走势,更是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米特洛维奇禁区内被抱摔竟被判犯规
在俄罗斯世界杯,主裁判已经根据VAR改判了五个点球,而在这五次判罚中,视频助理裁判都准确的纠正了主裁判的判罚。在巴西对哥斯达黎加一战,主裁判库佩斯还在视频助理裁判的提醒下纠正了自己做出的错误判罚,应该说,这一技术的出现减少了争议判罚的出现,但也带来了一定的争议。
在意甲、德甲等使用这一技术的联赛里,对VAR的非议主要是两点,首先是认为这一技术的初现会拖慢比赛的节奏,影响比赛的进程,与这两家联赛相比,世界杯在这一点解决的很好,主裁判与视频助理裁判的沟通迅速,后者也可以迅速找到理想的镜头,帮助主裁判做出正确的决定。因此,主裁判往往可以在短暂的时间里做出判罚,世界杯比赛的节奏并未被拖慢。
然而,VAR受到的另一点争议则被暴露在世界杯的赛场上,那就是什么样的犯规应该被视频助理裁判纠正,视频助理裁判是否有针对性的介入判罚。在塞尔维亚对瑞士一战里,再次出现了这样的争议。这一幕出现在第65分钟,在与瑞士后卫争抢头球时,塞尔维亚中锋米特洛维奇被撞翻在地,但主裁判布吕希竟然吹罚了米特洛维奇犯规。
慢镜头显示,舍尔和利希施泰纳在争抢头球时前后包夹米特洛维奇,前者没有观察球的方向,而是一味去冲撞米特洛维奇,而利希施泰纳则把身体挂在了塞尔维亚中锋的身上。《阿斯报》指出,“米特洛维奇被两名瑞士后卫撞倒了,塞尔维亚人要求得到点球,但主裁判既没有做出判罚,也没有要求VAR的介入。瑞士球员在禁区内的犯规动作很明显。”
BBC同样认为,“米特洛维奇被夹在了中间,这应该是一个点球。他们都挂在他的身上了。”更有球迷一针见血的指出,“对主裁判和视频助理裁判来说,这是真正的盲点。这是瑞士人对米特洛维奇的双重犯规,这比凯恩被摔倒的那一次还要糟糕。”
事实上,这样的争议判罚并不是第一次出现了,在巴西对瑞士一战时,同样出现了类似的争议。巴西认为在祖贝尔进球之前,瑞士球员推了米兰达,而热苏斯被阿坎吉撞倒,主裁判也没有判罚点球。在这两次争议中,主裁判都没有要求视频助理裁判介入。这引发了巴西人的不满,甚至公开致信国际足联,提出了三个问题:视频助理裁判瓦莱里有没有提醒主裁判塞萨-拉莫斯复查这些判罚?主裁判有没有要求VAR分析这些事件?在这两个事件中,主裁判与视频助理裁判有没有通过交流才做出决定?
英格兰同样对VAR的判罚感到不满,在对阵突尼斯时,凯恩两次在禁区内争抢落点时被对手撞倒,但哥伦比亚主裁判没有做出判罚。BBC透露,视频助理裁判都回看了慢镜头,但都没有做出判罚。这又带来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VAR是否应该介入这样的判罚,而国际足联是否对这样的争议有明确的规定。
著名足球评论员黄健翔更是认为视频助理裁判的出现是国际足联控制比赛的另一“高招”,“FIFA你们的VAR是选择性使用,选择性纠正,选择性不纠正!你们决定引入VAR,原来是为了让全世界看到,你们的掌控能力是有多么强大的吧?你们成功了。从巴西的两场球,到瑞士的两场球,我反正是领教了!”
的确,视频助理裁判在巴西、瑞士的两场小组赛选择性的介入,改变了本组的局势。如果巴西战胜瑞士,而塞尔维亚凭借点球战平瑞士的话,那么巴西、塞尔维亚甚至会提前晋级。如果是在淘汰赛甚至是半决赛、决赛里出现类似的镜头,那么带来的争议会更大。事实上,在其他运动项目里,早有类似的解决方式,比如网球、排球都有挑战鹰眼的选择,那么,国际足联是否会对这项技术做出调整呢?